市民报警 >>
“我今年大四了,就是想找个兼职赚点钱,没想到让人家给骗了200元。”3日下午,滨州某高校大四学生张燕(化名)报警。
警情回放 >>
12月3日,求职心切的张燕眼看着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工作,心里很着急。“我就在滨州赶集网上找了个离我们学校比较近的酒店,上面写着兼职一天150元,我就按照上面的电话打了过去,他让我去面试。”3日上午,张燕来到网站上所说的酒店楼下,给网站上的万经理拨打电话,万经理说一会叫一个人下去见她。
十分钟后,张燕没有等到从楼上下来见她的人就再次给万经理拨打电话。“他电话中说有个人下来见到我了,说我面试合格了,并且告诉我工号是多少,然后又说要办理上班时用的手机,让我去买200元的手机充值卡,说上班后找主管报销。”
张燕听到自己面试合格将要被录用了,就到酒店附近去寻找卖手机充值卡的地方,可是张燕找了十多分钟后,没找到有卖充值卡的。“我又给万经理打电话说没找到,万经理说出酒店往东走,就有一个报刊亭,那里就卖。”张燕就赶过去花了210元买了200元的充值卡。
“万经理让我在电话里将充值卡的卡号和密码告诉他,我就告诉他了。”当张燕再次询问什么时候能去上班时,万经理说让她等,张燕要求见万经理,万经理却找各种理由来推脱。当张燕质问万经理是不是骗子时,对方挂掉电话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我下午打了好多次电话,要么不接,要么拒接。”
忠才提醒 >>
进入11月,又到了大学生们求职的高峰时期。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接踵而来,这里面鱼龙混杂。据调查显示,众多寻找工作者曾经遇到过“求职陷阱”,忠才在这提醒你如何在求职过程中规避“求职陷阱”。
在求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对企业的情况、招聘职位有全面了解,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去相关服务中心咨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费时费力,无功而返。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因此,不管招聘单位是收取服装费、培训费,还是押金,求职者都应该坚定地说“不”。在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
一些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玩弄“文字游戏”,用一些听起来职位很高的虚职招聘大学生做业务员。充满诱惑力的口头合约也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求职者们一定要当心。
此外,《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果试用期超过六个月,就是明显的侵权行为。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求职者们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