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婆枣树所思所想》节选,作者:张令萍
2009-11-27 11:56:54 作者:张令萍 来源:于长銮:婆枣树 浏览次数: 评论 0 条
诗集第一部分是新诗。写人世沧桑。写战争与和平,写山川风物,写乡土人文等。其中最感人的诗篇当推“婆枣树”(发表于诗刊1990.1)
“一个不幸坠地了/血染了母亲的乌发/她变得丑陋——只剩下儿子的亲昵。婆枣的银丝/爬上了她的头顶/也许是烈日的暴晒/她贪婪的捡拾篙籽/用榨出的苦油/点亮一星萤火/启明儿子
“一个不幸坠地了/血染了母亲的乌发/她变得丑陋——只剩下儿子的亲昵。婆枣的银丝/爬上了她的头顶/也许是烈日的暴晒/她贪婪的捡拾篙籽/用榨出的苦油/点亮一星萤火/启明儿子
于长銮先生近期要结集出版他的第二部诗词专著《婆枣树》,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实人,无疑是对自己诗词创作的一次总体回顾。但也可以说,这部厚重的文学专著,也是老先生向建国六十华诞奉献的一份礼物。
无棣作为诗乡,建国以来,已正式出版了十数部诗歌专集,这些作品各有特色,不辱诗乡美誉。我认为于长銮《婆枣树》的出版更应该引起无棣文坛的关切。第一,于先生就诗歌创作而言是一位资深作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发表了诗作,有着近五十年的创作经历;第二,他的新诗多次登载“诗刊”,他的旧体诗也以比较重的分量跻身“汉俳”,他既是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又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三,众所周知,他是无棣县诗词创作的领军人物,他作为无棣诗词学会的会长,由他主编的会刊“棠棣诗词”可谓长盛不衰,组织作者数百人,刊发作品数千件。与国家诗刊联办的首届黄河口诗会和诗词学会主办的“爱国杯”诗词大奖赛,声名远播,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所以说“婆枣树”的出版,特别令人期待和关注。
诗集第一部分是新诗。写人世沧桑。写战争与和平,写山川风物,写乡土人文等。其中最感人的诗篇当推“婆枣树”(发表于诗刊1990.1)
“一个不幸坠地了/血染了母亲的乌发/她变得丑陋——只剩下儿子的亲昵。婆枣的银丝/爬上了她的头顶/也许是烈日的暴晒/她贪婪的捡拾篙籽/用榨出的苦油/点亮一星萤火/启明儿子的憧憬。”作者用凝重的笔在诗的结尾部分写到:“儿子依稀记得母亲的叮嘱/别瞧不起枣树/树死了还能烧炭/枣木炭火最烤人/冬天比娘亲......”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诗,以树喻人,情真意挚,感人至深。
“脚步轻轻/惟恐惊醒它/睡去吧战争。”
“不足半尺的港口/可以想见/当年的冤家路是何等的狭窄。”
“历史终于走出/这条又黑又长的狭路/台儿庄在这里拓出一条新街”这是这首诗的首尾,也是作品的框架。
“走不出‘血巷’的异邦之魂在反思/为什么到这里厮杀。”
一句话道出了侵略者自掘坟墓的可耻下场,“为什么到这里厮杀?”是“反思”也是谢罪,是指斥也是鞭挞!
“路宽了/该不会再有仇人/在这里相逢。”作者用一首短诗去揭露战争的残酷,去呼唤和平,制止战争。这岂不正是名族的呼唤,人类的心声?!
诗集的第二部分时写乡土的,作者借用就提示的形式兼及古乐府和新民歌有机揉合德格调,饱蘸爱国爱乡的热情,咏乡土、写人文,或长诗或短笺,笔墨酣畅,事情淋漓,写出了不少发聋振聩的佳作,诸如:“碣石颂”、“回复大觉寺记”、“冯安邦像赞”等作品。
诗集的第三部分大都是填词,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的词作室旧瓶装新酒,重道而不追工。”说实话,我不懂平仄,但我觉得于先生这些长短句耐看耐读,很有味道,他填写了几十种词牌,或豪放,或婉约,或抒怀,或道情,无拘无束,信马由缰,不严平仄,但求意韵,写得自然活脱,美不胜收。律诗、散曲、汉俳参差其中。乡情、友情、爱情应有尽有。我欣赏他的“青玉案”、“望海潮”、“临江仙”等词篇,爱好词曲的读者,不妨一读。
诗集也收入了作者的一部分楹联精品。有节日礼赞、有乡土联句,有人文楹联、有友情赠答。什么秦台、汉垒、唐枣树,什么斋轩、堂倌、碣石山,这些作品不仅美乐乡土,秀了人文,同时也印证了于长銮先生开拓乡土文化的足迹和对精神文明建设所付出的无私奉献。
于长銮,他诚然是一位诗人,饭也是一位生产剧本、散文、文史、评论的卓有成效的作家,他赢得诸多桂冠和褒奖。2001年鉴于在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业绩,正式入选《中国世纪专家》辞书;2005年1月65日获颁“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成员证书。2008年获得“滨州市历史与民族文化研究特殊贡献奖”并获“中国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接触人物评选”省级提名。同年,他的书法作品荣获“奥林匹克之旅出发作品特等奖”,2009年又荣获“全国毛体书法钻石金奖”。同年元月于先生的语录入编《中国名人格言》。令人羡慕,且可喜可贺。于先生他退而不休,编书、撰联、写碑文、搞笔会,还积极参加赈灾、助残、捐献等社会公益活动。
长銮先生除在文学创作和无棣人文研究方面取得卓著成就外,从文五十年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学新人,他的宿舍几乎是业余作者的创作之家。先生作为能写诗的启蒙老师,我甚至他的爱才之心,也深知他那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属年的他常自道“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却说他是“一片诗心满棣州”。是啊,遥想六十多年前,一个英俊少年从古信阳城下的一个叫于家的小村庄走出来,几十年风风雨雨和无数酸甜苦辣,都没有让先生手中的笔停下来,他把那片诗心终于写在无棣大地上,这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
因此,作为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他的旺盛创造力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它不仅用笔墨和激情写出了一本耐看耐读的诗集,他更用热爱乡土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的诗心创作了一部令人感动的史诗。
无棣作为诗乡,建国以来,已正式出版了十数部诗歌专集,这些作品各有特色,不辱诗乡美誉。我认为于长銮《婆枣树》的出版更应该引起无棣文坛的关切。第一,于先生就诗歌创作而言是一位资深作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发表了诗作,有着近五十年的创作经历;第二,他的新诗多次登载“诗刊”,他的旧体诗也以比较重的分量跻身“汉俳”,他既是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又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三,众所周知,他是无棣县诗词创作的领军人物,他作为无棣诗词学会的会长,由他主编的会刊“棠棣诗词”可谓长盛不衰,组织作者数百人,刊发作品数千件。与国家诗刊联办的首届黄河口诗会和诗词学会主办的“爱国杯”诗词大奖赛,声名远播,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所以说“婆枣树”的出版,特别令人期待和关注。
诗集第一部分是新诗。写人世沧桑。写战争与和平,写山川风物,写乡土人文等。其中最感人的诗篇当推“婆枣树”(发表于诗刊1990.1)
“一个不幸坠地了/血染了母亲的乌发/她变得丑陋——只剩下儿子的亲昵。婆枣的银丝/爬上了她的头顶/也许是烈日的暴晒/她贪婪的捡拾篙籽/用榨出的苦油/点亮一星萤火/启明儿子的憧憬。”作者用凝重的笔在诗的结尾部分写到:“儿子依稀记得母亲的叮嘱/别瞧不起枣树/树死了还能烧炭/枣木炭火最烤人/冬天比娘亲......”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诗,以树喻人,情真意挚,感人至深。
“脚步轻轻/惟恐惊醒它/睡去吧战争。”
“不足半尺的港口/可以想见/当年的冤家路是何等的狭窄。”
“历史终于走出/这条又黑又长的狭路/台儿庄在这里拓出一条新街”这是这首诗的首尾,也是作品的框架。
“走不出‘血巷’的异邦之魂在反思/为什么到这里厮杀。”
一句话道出了侵略者自掘坟墓的可耻下场,“为什么到这里厮杀?”是“反思”也是谢罪,是指斥也是鞭挞!
“路宽了/该不会再有仇人/在这里相逢。”作者用一首短诗去揭露战争的残酷,去呼唤和平,制止战争。这岂不正是名族的呼唤,人类的心声?!
诗集的第二部分时写乡土的,作者借用就提示的形式兼及古乐府和新民歌有机揉合德格调,饱蘸爱国爱乡的热情,咏乡土、写人文,或长诗或短笺,笔墨酣畅,事情淋漓,写出了不少发聋振聩的佳作,诸如:“碣石颂”、“回复大觉寺记”、“冯安邦像赞”等作品。
诗集的第三部分大都是填词,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的词作室旧瓶装新酒,重道而不追工。”说实话,我不懂平仄,但我觉得于先生这些长短句耐看耐读,很有味道,他填写了几十种词牌,或豪放,或婉约,或抒怀,或道情,无拘无束,信马由缰,不严平仄,但求意韵,写得自然活脱,美不胜收。律诗、散曲、汉俳参差其中。乡情、友情、爱情应有尽有。我欣赏他的“青玉案”、“望海潮”、“临江仙”等词篇,爱好词曲的读者,不妨一读。
诗集也收入了作者的一部分楹联精品。有节日礼赞、有乡土联句,有人文楹联、有友情赠答。什么秦台、汉垒、唐枣树,什么斋轩、堂倌、碣石山,这些作品不仅美乐乡土,秀了人文,同时也印证了于长銮先生开拓乡土文化的足迹和对精神文明建设所付出的无私奉献。
于长銮,他诚然是一位诗人,饭也是一位生产剧本、散文、文史、评论的卓有成效的作家,他赢得诸多桂冠和褒奖。2001年鉴于在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业绩,正式入选《中国世纪专家》辞书;2005年1月65日获颁“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成员证书。2008年获得“滨州市历史与民族文化研究特殊贡献奖”并获“中国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接触人物评选”省级提名。同年,他的书法作品荣获“奥林匹克之旅出发作品特等奖”,2009年又荣获“全国毛体书法钻石金奖”。同年元月于先生的语录入编《中国名人格言》。令人羡慕,且可喜可贺。于先生他退而不休,编书、撰联、写碑文、搞笔会,还积极参加赈灾、助残、捐献等社会公益活动。
长銮先生除在文学创作和无棣人文研究方面取得卓著成就外,从文五十年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学新人,他的宿舍几乎是业余作者的创作之家。先生作为能写诗的启蒙老师,我甚至他的爱才之心,也深知他那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属年的他常自道“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却说他是“一片诗心满棣州”。是啊,遥想六十多年前,一个英俊少年从古信阳城下的一个叫于家的小村庄走出来,几十年风风雨雨和无数酸甜苦辣,都没有让先生手中的笔停下来,他把那片诗心终于写在无棣大地上,这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
因此,作为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他的旺盛创造力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它不仅用笔墨和激情写出了一本耐看耐读的诗集,他更用热爱乡土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的诗心创作了一部令人感动的史诗。
乙丑年秋七月于县城新区行政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