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民富县强、魅力幸福新无棣”的总体目标,按照“四抓”要求和“八大”思路,全力打造“五大经济板块”,城市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平安和谐无棣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社会保障及关乎民生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我县奏响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最强音,进入了跨越赶超、加速崛起的快车道。本刊将陆续刊登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专题稿件,敬请关注。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构筑起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救助为主,医疗救助为辅,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全县困难群众构筑起了无缝隙覆盖的基本生活“安全网”。
“阳光低保” 解民困排民忧
我县以建立覆盖全面、运作规范、管理有序的城乡低保网络为目标,深入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通过严格审批程序、加强调查复核、规范档案管理、公示人员名单、公开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等途径,打造“阳光低保”,使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得以巩固和完善。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副科级城乡低保办公室,编制4人,构筑起了覆盖全面、运作规范、管理有序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网。
推进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对救助对象进行了科学分类,将低保对象分为“A、B、C”三类, A类为“三无对象”,B类为年龄偏大,家庭收入相对稳定的,C类为在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家庭收入经常变化的;对A、B类对象实行重点保障,适当提高保障标准。根据困难群众收入变化情况,对救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对因收入增加已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取消资格;对因收入减少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做到特困群众一户不漏。2011年,共取消158户保障资格,新纳入167户,对96户的补差标准进行调整。坚持创新创造,探索出了“六化”管理模式,即“审批程序化、分类明细化、管理动态化、发放社会化、制度规范化、档案科学化”。从2011年起,将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13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500元,人均补差从每人每月68.2元提高到每人每月90元;城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月人均补差从每人每月89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11元。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630人,农村低保对象12039人。
“五保”供养 让老人安享晚年
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无棣”,从今年5月份开始,组织实施了“关爱五保老人三年集中行动”。召开了全县动员大会,出台了《无棣县“关爱五保老人三年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1+1+1”帮扶敬老院活动,落实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帮扶一个敬老院,围绕“吃有提高、病有良医、住有宜居、娱有所乐”四个目标,突出提高“五保”老人生活质量一个重点,强化投入支撑、基础建设、规范管理和亲情服务四个保障,让全县1137名“五保”老人安度晚年、怡享天年,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年后,转入常态化管理,“五保”经费由县乡财政承担,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多方筹集,强化资金保障。“关爱五保老人三年集中行动”开展以来,作为“五保”供养经费重要辅助部分,全县24个帮扶部门、企业的240万元帮扶资金全部到位。无棣籍乡贤、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席、滨海新区政协常委、贻成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付玉成捐款500万元,设立了“贻成慈善基金”,专项用于提高“五保”老人生活质量,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募集善款214万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标准从每人每年3200元提高到了5000元,每人每天伙食费达到8元以上;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3600元,供养标准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加强农村“五保”资金管理,建立农村“五保”资金管理办公室,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五保”老人身上。
严格把关,配齐配强管理服务人员。按照1:10的比例为每一所敬老院都配备了院长、医务人员、炊事员、保管员等管理服务人员,将一批富有爱心、吃苦肯干的人员选配进来,实行管理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奖惩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举办全县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培训班,围绕爱岗敬业、科学管理、财务知识、廉洁自律等方面,对敬老院长和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对所有敬老院炊事员及帮厨人员进行了健康查体,检查合格者发放健康证、上岗证,切实提高敬老院服务质量。
温馨服务,确保老人安享晚年。根据调整后的生活费用标准,本着“适合老人口味、营养搭配合理”的原则,生活上实行了每周菜谱制度,一律执行一日三餐,做到了饭菜新鲜、营养均衡,老人伙食明显改善,“吃有提高”的目标要求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各敬老院常规药物、医疗器械和专兼职医务人员完成配备,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定期查体和建立健康档案工作进一步落实完善,做到“小病不出院、大病早发现”。“五保”老人床单、被褥、餐具等用品均已完成换新,为全县“五保”老人量体裁衣,配备夏、秋、冬三季服装。新购置电视机200台,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实施敬老院绿化、美化和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程,共栽植各类苗木、花草3万多株,设置宣传栏、阅报栏8个,粉刷墙面5万平方米,升级改造活动场所3处,新建2处,并配备了较高标准的室内外活动场所。改造标准低、配置差的伙房、餐厅、厕所、浴室、功能房等68间,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大大方便了“五保”老人生活,提高了敬老院和老人的卫生保障条件。海丰街道、车王镇、埕口镇等3处敬老院正在进行新建。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保卫、护理保健、环境卫生、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包括1个公约、10项制度和11项职责,制度上墙,使敬老院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实行分级护理,亲情化服务、贴心服务,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星级敬老院”、“星级院民”评选、“民主议政进敬老院”和心理关爱等活动,让“五保”老人生活更温馨、心情更舒畅。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结合“三下乡”、慈善义工、少先队员献爱心等,组织开展文娱和心理关爱活动,提高“五保”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实现“娱有所乐”。
医疗救助 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
以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为目标,我县建立起了资助参保参合、大病医疗救助、慈善公益救助相结合的医疗救助模式。为规范医疗救助行为,出台了《无棣县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大病救助病种达9种。2011年,县政府出资1.1万元,将农村低保对象纳入“新农合”,以减免的方式帮助4000多名城市低保对象加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开展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对经两项医疗保险报销后,自付费用仍然过重的,再实施大病医疗救助。今年以来,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067人,发放医疗救助金259万元。开展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困难群众就医时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简化了申报、审核、审批相关手续,让困难群众享受到快捷、高效的医疗救助。
慈善工作播撒爱心
健全完善慈善组织。我县坚持“四个并举”,构建“四个体系”,加强慈善组织网络建设,先后成立了县慈善总会、乡镇慈善分会、村慈善工作联络站,建立慈善医院、慈善超市等爱心服务网点,慈善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
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我县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2011年度接收捐赠资金1099.7万元,实现了历史新突破。大力实施“情暖万家”等“五大救助”工程,创新开展“温暖过冬”“慈善进军营”、“和谐安居”、“安康工程”等特色救助项目。近几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2.8万人次,发放慈善救助金2065万元。
大力发展慈善义工组织。在县人武部等20多个县直单位建立了慈善义工团体组织,义工活动实现了制度化、经常化。2010年,无棣县慈善总会被授予“全省慈善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3月,全省慈善工作座谈会观摩无棣县工作现场,省慈善总会会长谢玉堂给予高度评价,并作为典型推广。2011年10月,慈善义工带头人郭香荣膺“第八届全国十佳孝贤”荣誉称号,我县慈善义工活动入选 “慈善之光——中华慈善总会暨团体会员慈善成果展”,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县区。(张树党 高连仙 万兴华 陈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