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之前,无棣县教育相对落后,教育形式主要是书院和私塾,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辛亥革命”爆发后,无棣县废除“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倡导并注重“道德教育,以
“辛亥革命”之前,无棣县教育相对落后,教育形式主要是书院和私塾,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辛亥革命”爆发后,无棣县废除“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倡导并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同时注重教育的普及,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
小学教育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廷在全国推行“壬寅学制”教育改革,无棣县遂在无棣希贤书院旧址开办初等小学堂;1904年,知县杨增辉创办无棣县县立高等小学堂,设一个班,招收学生30余名;同年,埕口公立高等小学堂也正式创办,设一个班,有学生20余名,翌年并入县立高等小学堂。至1911年(清宣统二年),无棣县内已有初等小学堂28处、公立高等小学堂1处、私立高等小学堂2处(杜锦标募集资金在杜家庄创办的“毓英高等小学堂”和郭墨林募集资金在郭桥创办的“通济高等小学堂”,各有学生40余名,均分甲、乙两班,毕业后停办)。
学堂虽从形式上是新式教育,但教学内容依旧保留“忠君尊孔”、“三纲五常”等传统思想。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912年,无棣县将县境所有的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取消读经课、讲经课,开设新课程。县立高等小学堂改称“高等小学校”,同时在文庙(无棣儒学故址)创立初级模范学校,设一个班,实行四级复式教学,有学生39名;1917年,无棣建立女子初等小学校,校址在文庙明伦堂后,初设一个班,招收女童32名。是年,县立高等小学校发展到4个班(3个高级班、1个初级班),学生增至161名;1919年,无棣全境共有高等小学两处,国民小学121处(其中女子国民小学7处)。时有学龄儿童12809名,入国民小学者1770名,入代国民小学者2128名;1928年,全县高等小学发展到4处11个班,在校学生400名。初级小学发展到163处,496个班,在校学生4034名;1932年全县分为十个学区(与行政区划同),高等小学增至6处15个班,在校学生530名,初级小学214处,学龄儿童25259名,就学者9127名,入学率为36%;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县内初级小学增为243处,入学儿童9638名。高等小学6处,24个班,在校学生900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无棣全境解放,人民大众的新型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至年底已有百分之七十的村镇开办了初级小学。
民国时期,无棣县推行“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学制为4年,高等小学3年;1922年推行的“壬戌学制”和1928年推行的“戊辰学制”均规定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图画、手工、唱歌,女校加裁缝;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中华历史、地理、博物、理化、图画、唱歌、体操、手工、游戏、外国语、农业、商业,女生加裁缝。1915年7月以后,高等小学恢复读经,女生的裁缝科扩大为家事科。1923年,废止读经,国文改为国语(课本改白话文),修身改为公民、卫生,体操改为体育,手工、图画分别改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1929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推行新的课程标准,无棣所有小学一律开设三民主义、党义、童子军三科,高等小学增设职业科目。1936年,初级小学“社会”、“自然”并为常识科,一二年级“劳作”、“美术”并为工作科,“体育”、“音乐”并为唱游科,取消卫生科,自四年级起算术中加授珠算。1949年下半年,无棣县各类小学始使用山东省编教材。
无棣县从清末的小学堂到民国以后小学校,均为班级教学,高级小学为单式教学,初级小学除县城或个别文化发达的大村镇外一律采用复式教学。
师范教育
民国时期,无棣县兴办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建设,其培养目标是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的。
1915年,无棣县创办师范讲习所1处,所址设在原希贤书院。初建时招生1个班,有26名学员,学制3年,1918年停办;1924年,国民党县政府为解决小学师资短缺问题,在原址重办师范讲习所,仍设1个班,招生50名,有教职员5名,开设国文、算术、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音乐、美术、体育和手工等课程。开学三个月后,所址迁至东关,1930年停办;1932年,师范讲习所再次开办,借址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招生55名,设1个教学班,学制2年。1934年,师范讲习所复迁址东关,学制改为3年,更名“东关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1944年,国民党县政府创办的李之口中学迁至赵田村后,增设两个师范班,招收学生80余名,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教育概论、理化、农业、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有教师6名。翌年春,迁入县城东门里,9月间停办。
职业教育
为了改变经济落后局面,无棣大力推广“实利教育”,培育工农商业生产所需的技术人才。其中,乙种蚕业学校就是成功范例之一。
无棣县乙种蚕业学校创办于1913年,校址在县城东关,一个教学班,初招学生20余名,后增至40名左右,一名校长,两名教师,课程有《养蚕学》、《蚕体生理学》、《蚕体病理学》、《制种学》、《细菌学》、《制丝学》、《桑林栽培学》、《土壤用肥料学》、《气象学》、《蚕业经济》、《蚕业法规》和《农学大意》等,学制三年。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为了学以致用,在校园内辟有实验园地,供师生教学和实习之用。1924年,乙种蚕业学校停办。
民众教育
民国时期,为了培养“新民”、“唤起民众”,无棣县加大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教育,各类民众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无棣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
无棣县民众学校始于清末,民国以后得到迅猛发展,其组织形式有公众补习学校、半日学校和简易识字学校等,至1928年,无棣县有民众学校11处。1932年,无棣县内民众学校分为夜校和日校两种。夜校有8处,分设各区,教育局年补助经费5-10元,每晚授课两小时,课程为千字课及珠算,学生均为成年人,六个月毕业;日校9处,课程设置较夜校复杂,另有党义、常识等,学校费用由学生缴纳。1935年,无棣县按照山东省推行短期义务教育要求,举办三期“短期小学”,学校达到40余处,培训男女成人学员14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