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信息聚合 | 繁體 | 注册 | 登录 | 会员中心 | 退出 | 【免费发布信息】 | 服务电话:0543-5070686
首页无棣魅力无棣海贝涅槃:中国海瓷艺术诞生记
无棣易网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美丽的黄金海岸

 
无棣易网

    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展开幕式

 
无棣易网

    开幕式上刘大为正在题词

 
无棣易网

    贝壳堤岛

 
无棣易网

    天球瓶上是刘大为的作品《任重道远》

 
无棣易网

    天球瓶上是刘大为的作品《千里之行》

 
无棣易网

    月光盘上是张志民的作品《深秋》

 

 

    王其槐  李登建

    滚滚黄河水一泻千里不舍昼夜。

    滔滔渤海潮涨涨落落亘古如斯。

    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历史上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携带着的大量泥沙,长时期周而复始地在渤海湾南岸、西岸迁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淤泥质海岸,种类繁多的海洋贝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大量贝壳在海洋潮汐运动的作用下,在海岸堆积,经年累月,形成了独特的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千百年来,这些曾经的海中精灵静静地躺在渤海滩的臂弯里酣眠,等待着重放异彩的日子……

    一

    历史的指针定格在2009年9月16日,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世纪大厅里热浪涌动、喜气盈盈,由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委、县政府,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展示海瓷艺术,弘扬海瓷文化”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展在当天开幕。100件由刘大为、姜宝林、霍春阳、张志民等书画家精心绘制的海瓷艺术作品,30套高档日用海瓷及40幅滨州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首次亮相北京,博得了观赏者的啧啧赞叹。特别是那些薄如纸、白如玉、纯净光润、熠熠闪亮的海瓷艺术展品,以其迥异于普通艺术瓷的色彩感、生命感,深深地吸引住人们的目光。展柜上陈列着梅瓶、天球瓶、海螺瓶、玉立瓶、满意瓶、异形瓶、鱼瓶、笔筒、月光盘……一件件瓷器上是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梅、兰、竹、菊、荷、榴、奔马、骆驼等国画作品,它们巧夺天工,呈现出立体清新的艺术质感。晶莹剔透的海瓷,七彩斑斓的色彩,二者完美结合,互耀生辉,海瓷为国画作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美质载体,国画作品赋予海瓷以全新的生命和灵魂。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等的陪同下来到展厅,他边看展览边连声称好,他希望无棣县进一步把中国海瓷艺术做大做强,做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品牌。为海瓷艺术题名并创作海瓷艺术品的刘大为激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过去曾在别的瓷器上画过釉上彩和釉下彩,画的时候没有感觉,烧出来以后才知道是什么颜色,在海瓷上作画,绘画的过程中就有颜色感觉,笔墨的浓淡变化非常直观。好的艺术一定会被社会所认可,海瓷艺术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海瓷艺术作品展以光彩夺目、卓尔不群的风姿不仅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也骄傲地宣告:百花争艳的艺术园地又盛开了一朵绚丽的奇葩——中国海瓷艺术。这一展览历时3天,观者如云,好评如潮。许多收藏爱好者在展厅里流连忘返,纷纷打听展品的价格。一位知名收藏家还找到主办方,欲出价50万元收藏刘大为创作的“任重道远”海螺瓶……

    二

    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展反响强烈,让海瓷艺术的创意人——中共滨州市委副书记孙孺声兴奋不已,中国海瓷艺术的诞生凝结着他浓浓的心血。说起来,这一崭新艺术门类的出现纯属偶然,但偶然中又蕴含着必然。

    孙孺声除了滨州市委分工的工作,还负责联系滨州市无棣县。无棣县位于渤海湾西南岸,黄河三角洲的最北端,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其中,该县利用境内丰富的贝壳砂资源,集各地名窑之大成,聚制瓷技艺之精华,研制的海洋贝瓷,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成为瓷器家族的新贵,然而囿于技术等诸多原因,产品样式单一,附加值不高,多为供应宾馆、酒店的生活日用瓷。如何把这一国家技术品牌做大做强,成为无棣海洋贝瓷面临的严峻课题。因为孙孺声也是滨州市宣传文化领导小组的组长,因此,他与市里的书画爱好者、艺术品收藏家都有接触。他发现,当地渤海艺术沙龙用景德镇的瓷坯经过书画家绘制后烧制的艺术品很受欢迎。同时,经与瓷器收藏家进行探讨,大家认为,相对于书画等收藏品来说,瓷器收藏的选择性较宽,从官窑到民窑,从历史久远的古瓷到工艺精湛的现代作品,都有欣赏收藏空间,因此,瓷器一直是收藏品市场上的热点。“玩瓷”的既有实力雄厚的大藏家,也有资金有限的寻常百姓。那么,用国家技术发明专利生产前景广阔的海洋贝瓷,打造世界唯一的海瓷艺术品类,岂不是一条空间无限宽广的艺术品创作的光明大道吗?

    这时,山东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刚刚召开不久,各地都把提升文化发展水平列为重要任务。孙孺声把发展海瓷艺术的想法与滨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祁维华进行了商讨,并把这一创意向中共滨州市委书记邓向阳、市长张光峰作了汇报,邓向阳、张光峰非常赞同,指示抓紧组织实施。

    三

    2009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八。鲁北大地还笼罩在料峭春寒中。

    孙孺声与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吉增,市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李金怀,市收藏家协会会长任立明等来到山东珍贝瓷业有限公司,同无棣县委书记李维东、县长李恩波,以及县人大副主任郭云鹰、珍贝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森等一起研讨珍贝瓷业的发展,并首次提出了打造中国海瓷艺术品类的战略构想:让海洋贝瓷实现由单纯生活用品向艺术品的嬗变,力争半年内研制出成熟的海瓷艺术品,9月份进京举办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展,向新中国六十华诞献礼!

    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一个推动海瓷艺术发展的方案出台了:成立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由郭春森任院长,抽调3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3名中层骨干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具体负责海瓷艺术的研发,由郭云鹰等协调有关事宜。

    任务接下来,郭春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10多年前研制海瓷的一幕幕往事又涌进他的脑海……

    无棣县有多条海洋古贝壳堤,并且每年新堆积增加的贝壳也在10万吨以上。上世纪80年代末,无棣县在原县地矿办的基础上成立了贝砂管理站,1991年又成立了贝壳资源开发总公司,开始对贝壳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当时,年轻有为的郭春森被调入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研发,他与技术人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了可以将贝壳粉作为添加料用于陶瓷生产的部分信息。于是,他便积极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山东硅酸盐研究院、山东省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接洽,寻求技术支持,经反复论证后,决定利用贝壳生产工业陶瓷和日用陶瓷。

    此后,郭春森带领公司的技术人员宵衣旰食进行了长达3年的潜心实验。通过实验,他们发现,用贝壳生产的建筑陶瓷性能极不稳定,成型难,易断易碎,且生产成本相当高。于是,他们就对原来的开发思路及时进行了调整,集中精力进行日用陶瓷的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百余次实验,1995年,一种以优质贝壳为主要原料,辅以长石、石英、高岭土等烧制的高科技陶瓷产品在实验室诞生了。这种产品胎质细腻、壁薄轻柔,釉面晶莹、洁白如玉,由于采用了纳米技术和无铅釉、釉中彩工艺,无铅镉溶出,因而具有无毒、抗菌的特性。贝壳来自浩瀚的海洋,富含珍珠成份,以它为主料烧制的瓷器集海洋精华和瓷品温润于一体,如脂似玉,呈现出独特的高贵风采和典雅神韵,他们把它命名为——海洋贝瓷。原本只有陶瓷和骨瓷两大成员的瓷器家族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

    其实,高贵的海瓷也是命运多舛,它的诞生充满了艰辛,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化生产的道路也饱经磨难。当时,一些掌握技术的机构搞技术封锁,不屑与县里的小厂合作。郭春森一咬牙,北上唐山取经,南下景德镇学艺,跑细了腿,磨薄了嘴,硬是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棱式窑,然后又建成了可以批量生产的隧道窑。生产工艺也不断革新改进,在泥坯制胎的基础上,又完善了灌浆工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1996年,海洋贝瓷获山东省轻工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海洋贝瓷获国家轻工业技术发明二等奖;

    1998年,海洋贝瓷获国家发明专利;

    2000年,海洋贝瓷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2001年,海洋贝瓷获德国国际新发明新技术展览会金奖,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

    2003年,海洋贝瓷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4年,海洋贝瓷获6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2006年,海洋贝瓷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

    2007年,海洋贝瓷被评为中国陶瓷行业名牌;

    2008年,海洋贝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如果说,海洋贝瓷的面世是它涅槃后获得健壮筋骨的重生,那么打造海瓷艺术就是为它插上五彩的羽翼去升华。重生历经四载,升华能不能在短短的半年内完成?郭春森心里没有底。然而,他面前却似乎有一道光在引领,他不由自主地向前走……

    四

    中国是瓷的故乡。早在一万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发明了陶器,后来又在陶器的基础上烧制出了瓷器。从某种意义上说,陶瓷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发展,陶瓷不仅有实用功能,更融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而来自海洋的海瓷更是达到了实用与装饰交融、生活与艺术结合,实现了审美价值与现代艺术的和谐统一。

    经过10多年的探索发展,海瓷已经开发出釉上、釉中、釉下等多种彩绘装饰的工艺系列产品。同时,也进行了刻瓷技术的有益尝试,将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使海瓷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不断提升。

    发展的海瓷艺术绝不能是对前人瓷艺的摹仿,更不是对海瓷的简单放大。那么,它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孙孺声往山东珍贝瓷业跑了无数次。经过与收藏家、艺术家、科研人员的无数次切磋,孙孺声的思路渐渐明晰:中国海瓷艺术应该是海瓷工艺、海洋七彩与书画美术融合形成的艺术门类,应该是由书画家运用绘画、书法艺术手段,在海瓷素坯上潜心创作,用独创的海兰彩、珊瑚红、蝶鱼黄、珍珠白、海葵紫、藻黑、海草绿等海洋七彩,将书画与海瓷融合在一起,经水与火交融洗礼,形成的蓝白和谐统一、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神韵的艺术珍品。

    科研丰富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孙孺声指示郭云鹰立即组织人员着手编纂《中国海瓷艺术》一书,从理论上对海瓷艺术进行研究、论述和总结。敢打善拼的郭春森则把办公室搬到了研究院,厂里的生产经营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副手,他整个人不分昼夜地“靠”在了海瓷艺术的研发上。

    滨州市文联主席高景林被孙孺声点将,负责组织有关书画家进行海瓷艺术实验。他先后带领滨州本土画家赵先闻、李玉泉、于泽海、张光彩等来到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在海瓷素坯上创作绘制国画作品。当地收藏家李金怀、任立明等人根据所见藏品的造型设计现场给予积极指导。这些海瓷素坯由技术人员利用“宣瓷工艺”,在泥料中加入特殊熔剂煅烧而成。笔头与胎面的摩擦力大小适中,有良好的绘画感。同时,非常有利于水墨晕染和虚实浓淡的表达。艺术家们如同在宣纸上一样挥洒自如,钩、皴、点、染、滴、洒、积、泼,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或宏大、或细微,创作灵感如电光石火被撞击,燃烧成激情的烈焰,一件件令人惊艳的艺术品浴“火”而生。

    中国海瓷艺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在滨州视察工作时曾参观过山东珍贝瓷业的产品展厅,对海瓷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得知滨州准备大力发展海瓷艺术时,他非常高兴,当即向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进行了推介。随后,孙孺声、郭春森等带着海瓷艺术产品进京,通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存葆引荐来到刘大为的工作室,向刘大为详细介绍了中国海瓷艺术的创意与研发情况,艺术家的敏感让刘大为从见到海瓷的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他预感到一个新的艺术门类即将在中国的渤海岸边诞生,于是欣然提笔书写了“中国海瓷艺术”6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不但答应亲自为“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展”创作作品,并组织知名艺术家参与创作,推动海瓷艺术的发展。

    然而,在海瓷素坯上手绘容易,烧制却相当困难。最大的难题就是颜料的配方和工艺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有时手绘时呈现出的色彩与烧成后经过窑变的效果简直大相径庭。实验了三四个月,烧制了数万件作品,不是颜色晦滞就是笔触干涩,没有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砸碎的试验品堆得像小山丘一样。

    进京办展的日期一天天迫近,负责实验的陈建芳科研小组的技术员们急得团团转。陈建芳是一个看准了事理一究到底的人,当初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她舍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来到家乡的山东珍贝瓷业,就是因为看好了海瓷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肯学习,善钻研,攻克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被郭春森视为得力干将。也正因此,一确定研发海瓷艺术,郭春森首先想到的就是她。“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陈建芳下定了决心。

    她一头钻进实验室,对烧制前的瓷坯逐一编号,对每一件作品的颜料配比都作了详细记录,烧制过程中进行跟踪观察。产品出窑后又采取淘汰法选出成色相对较好的,再返回去改进配比和烧制工艺,如此循环往复,不停不歇。

    海瓷艺术的实验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孙孺声的心。他一有时间就往研究院跑。没空来的时候,一天打两次电话,询问实验进度,给大家鼓劲加油。

    2009年7月15日,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这一天出炉的40余件产品中终于出现了一件颜色与烧成工艺结合完美的精品。它色彩鲜亮饱满,笔触圆融朗润。陈建芳一眼看到它,欣喜若狂,疾步跑去告诉了郭春森;郭春森一刻也没耽搁,带着它,驱车赶到孙孺声的办公室。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终于成功了,这回可以睡个囫囵觉了!”孙孺声紧紧捧着海瓷花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后,陈建芳立即对这批产品的颜料配比和烧成工艺进行整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绘制烧成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放大实验,直至没有任何瑕疵。

    五

    2009年8月11日,滨州市、县两级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中国海瓷艺术进京展筹备会议,对海瓷艺术品批量创作生产和展览的每个细节都作了精心安排部署,并提出将海瓷艺术列为滨州重点文化产业,并从全市为数不多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拨付10万元进行扶持。

    从8月23日开始,联系全国各地知名艺术家进行海瓷艺术创作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刘大为创作了“任重道远”“千里之行”等4件作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杭州画院院长姜宝林,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天津市美协副主席霍春阳,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山东省美协主席张志民,滨州本土著名画家赵先闻等80多位艺术家相继为展览创作了数百件作品。

    “展示海瓷艺术,弘扬海瓷文化”的大型展览如期在北京举行。

    中国海瓷艺术作品赢得了众多领导、艺术家和观众的广泛认可,这是对中国海瓷艺术终于实现“化贝壳为海瓷”“化海瓷为艺术”两次飞跃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山东省滨州市党政领导、发展海洋贝瓷的企业家、科研技术人员和艺术家们不畏艰难,努力求索、奋勇拼搏精神的高度褒奖和巨大鼓舞!

    展览结束后,刘大为欣然担任了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总顾问。山东艺术学院还将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并举行了盛大的揭牌仪式。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多次来到研究院,亲自创作了大量精品力作,全力推动海瓷艺术研究发展。众多有影响力的艺术、美术院校和画院也纷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

    瀚海深邃,涛韵悠悠。来自渤海湾畔的中国海瓷艺术,“化贝为玉”“物华天宝”,有着海洋的博大胸怀和旺盛生命力,充满灵气,幽静神秘,庄重典雅,随着岁月的推移,必将在流光溢彩的艺术长河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次数:0

我来说两句 当前共有0人发表了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