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信息聚合 | 繁體 | 注册 | 登录 | 会员中心 | 退出 | 【免费发布信息】 | 服务电话:0543-5070686

广大的市民不必对蜱虫过分恐慌和惧怕

2010-09-12 23:25:46 作者:见内容 来源: 浏览次数: 评论 0

蜱虫对寄生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喜欢呆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呆在动物和人体柔软的部分,方便咬噬吸血。
“八条腿”足以说明它并非昆虫。蜱是蜘蛛的亲戚,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跟让很多美女谈之色变的螨虫一样,已知的800多种蜱也大都是小不点,最大的体长也不过1厘米左右。它不会飞,也不会主动往人家里凑,所以尽管蜱分布极广,却一直鲜为人知。

在病原生物学家眼里,蜱绝对是个狠角色。它在很多疾病的流行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传播疾病的种类和广泛性方面,只有蚊子可以略胜它一筹。被它叮咬以后,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你也可能遭遇以下疾病:莱姆病、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落基山斑疹热和最近同蜱一起“爆红”的无形体病。因为蜱的口器很复杂,长有倒刺,一旦拔出动作不恰当,就可能折断在皮肤里,造成感染。很多媒体渲染的“蜱瘫”实际上非常罕见,只有短时间内被大量蜱叮咬,蜱唾液里的毒素才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蜱虫对寄生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喜欢呆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呆在动物和人体柔软的部分,方便咬噬吸血。

“无形体病”并不凶险

医生接触蜱以及蜱传病的机会并不多。不过,任何一本大学医学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教科书都会提到蜱和几种常见的蜱传病,而且这些蜱传病如果诊断准确及时,都可以治疗。即便是看似陌生的“无形体病”,也能找到一大堆英文文献。何况,2008年卫生部也已发出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规范了诊疗和病情上报制度。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一种被称作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立克次体造成的疾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种微小的细菌。1990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有男子在被蜱叮咬两周后死亡。科学家在这名病人的血液内分离到了类似于立克次体的东西,后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将其确定为一种“无形体”。无形体正是立克次体的一类。近年来美国报告的此种病例大约有600—800例。它的潜伏期在一到两周,发病后的症状跟流感颇为相似。总体来说,其病死率约为 1%,别以为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普通流感的死亡率也有1%-1.5%。目前由于病例数太少,而且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在体外难以培养,所以这种病还有很多疑问尚待进一步研究。


拔出蜱刺要小心

身边出现了蜱的踪迹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避免在树林和草丛中久留,如需进行野外工作,那么进入蜱区的时候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戴帽子、穿长裤长衣、把裤腿扎进袜子或者靴筒里。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在衣服和皮肤上喷洒一些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水。建议穿着浅色的衣物,倒不是说浅色不招蜱,而是一旦有蜱落到衣物上可以更容易发现。

从可能有蜱出没的地方回家后,要先检查一下宠物身上是否有蜱。它们更容易被蜱叮咬。蜱唾液里的一些成分可以让你感觉不到疼痛。所以洗澡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等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研究发现,蜱携带的那些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蜱叮咬在人身上超过24小时后传播给人的,如果及时去除身上的蜱,可以极大降低感染蜱传病的风险。

一旦发现了叮在身上的蜱,不能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这既可能使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也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最好能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如果一时间无法就医,你可以用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然后将它拔出来,不要左右摇动。拔出蜱后,应用酒精或者清水清洗伤口。不要将拔下来的蜱扔掉,可以把它放进一个密封塑料袋或者瓶子置于冰箱。一旦日后不幸出现了蜱传病的症状,它会帮助医生更容易找到发病的原因。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投稿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本站推荐

联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