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信息聚合 | 繁體 | 注册 | 登录 | 会员中心 | 退出 | 【免费发布信息】 | 服务电话:0543-5070686
首页无棣人物聚焦播种希望的使者——无棣县信阳乡副校长兼第四小学校长杜秀峰


\

  杜秀峰,中学高级教师、省优秀辅导员、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无棣县首届名教师、省市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协副主席、多次去外地讲学,担任市级学术评委……这太多的荣誉,你怎么也不会把他与一位民办教师连在一起,请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可敬的师长吧!

 读书,让如诗的梦变成现实

  82年,年仅19岁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登上讲台当起了一名小学民办老师,想不到一干就是一辈子,并且干得那么全身心投入;那么满怀激情、那么精力充沛不知疲倦、那么令人羡慕!

  在一份教育刊物上,有一段这样的文字介绍他:杜老师参加工作时,他每月的工资是15.5元,虽然家里不宽裕,但父母非常支持他的学习。于是他每月拿出10多元买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当时他订阅的资料有:“十月”、“收获”、“萌芽”、“三月三”、文史哲、教学月刊、广西教学参考资料、上海教育、天津教育、江苏教育、作文、写作、散文等不下15种,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阅读上,至今他打扑克的水平还仅限于“初级阶段”,因为大家课余时间打扑克时,他正加入自学考试的行列,错过了这个时机。他的闲暇几乎都用在读书上,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他才有时间涉猎大量的教育读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底色。在教学中,他自觉的将自己的读书感悟与学生交流,做到了与学生同步背诵教材指定篇目,和学生书写同题作文,且互相监督,尔后一同展评,被学生们称之为同唱一首歌。20几年来,他创造了指导学生在《当代小学生》、《校园文艺》、《作文导报》、《小学语文报》、《小学生读写》、《智慧作文》发表近百篇作品的神话。

    他身体力行指导学生的阅读,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从《烈火金刚》、《战地红缨》、《小兵张嘎》到唐诗宋词都成为他指导学生阅读的书目,领着学生到解放军兵营做好人好事,为五保户帖对联;坐在高高的漳卫新河的河堤上看渔船归航、潮起潮落……

    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作文水平,他还倡导和外籍同学通讯活动。鼓励学生找发表在刊物上的小作者、向人家学习写作经验。他向同学们提出的要求是把字写工整,把问题说清楚。一周后,学生们陆续收到对方的来信,兴奋的跑去找他,读给他听,有的外地同学还寄来了照片。高兴与惬意写在学生们那张张可爱的脸上,一页薄薄的信纸连起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檫亮了农村孩子那双希望与启盼的眼睛。一个热爱读书、热爱写作的高潮在不经意中膨胀起来,这个活动持续了很久。学生们把视野投向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作文不再是孩子们的难事!89—02年,多家刊物成为他的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各小学老师来交流经验,让他讲讲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

  1988年,他的第一篇教学文章《指导学生编写优秀作文集》刊登在9月份的《山东教育》上。他开展的行动作文教学法,得到了原山东省教研室主任朱敬本先生的好评,给他写来了热情洋溢的回信。并给他题词:“社会主义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开拓,将由你,和你的同事去完成。”

88—91年,他还承担了《山东教育》的八面来风栏目的稿件撰写任务。 同年,他成为滨州市农村小学被山东教育社聘请的特约通讯员与主要撰稿第一人。

    一名传播希望的虔诚使者

    2003年他来信阳小学担任业务校长。正逢新课改在无棣启动,作为一名分管教学的校长,他常常思考:农村小学的课改如何定位?什么样的理论最有价值?如何使教学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

   在这里,他用饱蘸激情的大手笔,书写出了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辉煌篇章:

  ——挖掘教学资源,深层次构筑校本课程。04年他主持编写了《汉垒风韵》校本课程教材(人文篇),05年又编写了《汉垒风韵》的姊妹篇(成功之路)主要凸现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校本教材为载体,积极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使校本教材成为浇灌孩子心田的一泓泉水。

    ——在全县率先研发编制了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与反思的新形式——《教育日志》。                  

    ——对学生作业进行改革,研发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阅读、写作兴趣的——《智慧背囊》。

    05年无棣县教研室在全县教学视导通报中这样评价他的杰作:信阳小学则更加重视发挥“读书笔记”的综合性作用,将常规性的学科作业、读书摘记、读后感悟、生活日记都整合在其中,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语文学科作业项目和数量,因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这说明,在作业上,充分注意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充分重视了课外阅读,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进行了解决农村小学备课与上课效率低的探索尝试——将“教案”改为“学案”,以学案这一载体引发教师的思考,使之向新课改靠拢。\

  ——开信阳承担国家课题先河,成果丰硕。2004年6月起他主持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小学语文能力评价研究》与《小学科学教材与科普、科技、课外活动相结合研究》,他带领教师埋头苦干三年,07年7月课题结题。杜老师先后两次在全国课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课题研究做法;承担课题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研究成果获全国优秀成果奖,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学校。

    青年教师的引路人

 在无棣,他对青年教师的热情扶植,甘为人梯,是有口皆碑的。无论在埕口小学还是信阳小学,许多青年教师都得到过他积极主动的帮助,热心的指导。青年教师由衷地感激他、敬重他。

  他常对青年教师说:“‘天道酬勤’,趁年轻一定要勤学苦练,争取早日成才,当老师不要只做教书匠,要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老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源头活水’,不要只为失败找理由,要多为成功想办法”。他还常说:“工作着是幸福的、快乐的,要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他的言行怎不让青年教师深深地反省!无形中,他成了青年教师的楷模。

    但凡读过《校园文艺》、《当代小学生》的人都知道,无棣籍的作者很多是经过杜老师的手推荐出去的。信阳小学的小王老师讲:为了鼓励我们写教育日记,杜老师可谓煞费苦心。03年课改之初,杜老师要求我们写教学随笔,当时老师们不是那么热情、主动,按时完成的不多。他就主动“上门”索要,大有“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之势,弄得我们面红耳赤,不好意思。经不住杜杜老师的再三催促,草草写上一篇应付了事,哪知杜老师却圈点批注,认真修改。望着杜老师改得“面目全非”的草稿,我又感激又羞愧。下决心以后认真构思,反复修改,从此以后,在教学中每有所得,就写下来,曾多次得到过杜老师的表扬,并陆续在《校园文艺》、《山东教育》上发表、获奖,我对写作也有了信心。

    一位高品位的设计师

    杜老师来信阳小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策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他带领全体老师刷得刷、刻得刻、写得写,一周下来,整个信阳小学面貌焕然一新。杜老师遵循“文化立校”的办学宗旨,力求做到:让墙壁说话,让花草传情,让“提示”伴随师生。可以说,校园文化的每一字、每一个词、每一幅图画,都凝聚着杜老师的智慧和汗水。从校门口、到操场、办公室、到卫生区的提示语,都悄然无声地影响着每一个师生,激励着老师们每天展现全新的自我,充分张扬自己的的个性。他还开辟了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到多个系列的校园文化,并在争取老师们意见的基础上,给校园的每条道路命名:博学路、敏行路、善思路、求真路等真正实现了校园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的理念。望着与昔日相比面目全非的整个校园,每位教师不由得在心里默念着:推行课改之际,杜老师来信阳之时,乃信阳教育振兴之日。

    工作者 美丽着 收获着

    二十几年的辛勤耕耘、执着追求换来了他事业上的成功,更亮丽了他的丰厚人生。

    他1985年首届教师节被评为市优秀教师;91年受团中央表彰;95年、2000年两次受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团省委表彰;2000年12月被评为无棣县首届名教师。2004年被推选为齐鲁名师候选人;2006年被评为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95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称号。他还是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协理事,无棣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持多项国家、省课题均通过验收,并被评为科研先进个人。撰写30多篇教育科研及学校管理论文,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山东教育》等报刊发表。40余篇教学论文获奖;参加全国第二届、三届小学语文教师范文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指导学生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文100余篇。06年8月,教育局任命他兼任第四小学校长,他不负众望,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区小学打造成了一所“教研有内涵、文化有品位、管理精细化、教学高质量”的在全县颇有名气的完全小学;07年12月,他在全县教育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学校两次在全县评估中荣获第一名。

 我们敢断言:假如我们的全体教师都象杜老师这样不辍追求,锐意进取,奋力拚搏,我们的教育何愁不发达?

 无棣县教育局高金龙局长在发给他的贴子中这样评价他:

杜老师:

   您好!您是教坛上的有心人,教书使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教研使教师享受到育人的幸福,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丰硕了自己。愿您在教改的路上做进一步的探索,让更多的孩子向往学校向往课堂。   

  今天,以这样的话作结,让我们以杜老师为榜样,不满足昨天的成绩、不停止今天的努力、不放弃对美好明天的执着追求,为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无怨无悔!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次数:0

我来说两句 当前共有0人发表了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