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古城,位于无棣县信阳乡境内,当地人称为“汉垒”。相传,韩信自燕伐齐,于此屯兵筑城,以韩信屯兵之城,或以城居信水之阳,而名信城、信阳城。古城形如靴,有“靴踢长安”之谓。
信阳古城,《无棣县志·古迹》(民国十四年版)载:“《山东通志》作‘信城’,在县北十七里。相传韩信下齐所筑,周围六七里,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旧有信城里(或云,即汉阳信县古城)。”《无棣县志·文物》(1994版)云:“俗称‘小鞍城’、‘歇鞍城’。相传韩信下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下令仿靴筑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西汉为阳信县城,旧为无棣县八大景之一,称‘汉垒盘旋’。”《无棣县地名志》载:“紧靠两条黄河故道,南曰‘萧米’,北曰‘覆釜’。汉初建城时,黄水正从萧米河东流,取韩信建城和城处大河之阳的意思,命名‘信阳城’。”
明嘉靖举人孙重光,写有《汉城俯瞰》,诗云:
平原北望郁峥嵘,古垒犹传大将名。
把酒几伤兴废事,凭栏不尽古今情。
千年戎马雄图散,百尺登临壮眼明。
对此令人倍惆怅,秋风禾黍晚云横。
明嘉靖进士杨巍,其《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诗云:
草色萧然遍野城,高秋登眺雍门情。
丘墟那夏论前代,变换真堪笑此生。
魏豹坟边四履尽,淮阴垒外九河平。
古今俯仰元超忽,底事犹耽世上名。
孙重光、杨巍两位文人的怀古凭吊诗篇,缅怀的就是淮阴侯韩信及魏王豹。
第一次见到古城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原公社(店子公社,现信阳乡)粮所高大的粮库北面,横着一堵高大的土墙,并向南延伸。当时,被这土墙高大壮观的气势吓了一跳。后来在古城内生活和学习,才知这是信阳古城的城墙西北角。那时,信阳古城还保存有南城墙西端及向北延伸部份,可依稀看出信阳古城的形制和规模。其形制,正如旧志记载的“如磬折而缺其西南”;其规模,远比民国十四年和1994年版《无棣县志》中记载的大的多。大致与《信城蠡测》一文记述的“据熟知无棣掌故的耆老宿儒说,城的内匝9里,外围12里”⑵及《黄河三角洲古文化遗存研究》一书记载的“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约为1400米,总面积约有200万平方米”⑶相符。
信阳古城历千年风雨侵蚀,依旧巍峨屹立,直至抗日战争时期,还庇护周围村庄的百姓。虽遭战火破坏,“整个城墙解放初期还很完整,高一般在10米以上,底部宽大约15米。惟有南城墙和北城墙西段最高大雄伟,高约15米,底宽在25米以上。”⑷
信阳古城内分大、小两城,小城居大城西北隅,两城用内城墙相隔。
康熙九年《海丰县志》卷首有清代画家、钱塘人士费而奇所绘“无棣八景”图,其“汉垒盘旋”勾勒出了古城城墙、城门及村落建筑。古城共有六门:北门两个,门里为车里村,“车里村明初立村,因村位于信阳城里,取名城里村,后演变为车里。”⑸西门一个,门里一村,原名靴脸,后改称如意村,“明初立村,位于城西南‘靴脸’处,故名。后人认为‘靴脸’二字不雅,1939年更名如意。”⑹东门一个,门里有一谢家村,“西汉时期,此村位于信阳城里,原称信阳城东门里小张家。明初谢氏迁此,人丁兴旺,张姓衰落,故更名为谢家。”⑺城内一条主要东西街道连接东、西城门。西南城墙向内凹处和南城墙各有一城门。
现大城内村与村之间的连接道路、各村内主要街道,依旧保留有原古城街巷的痕迹。
小城也称内城,是官府署衙所在地,后成为信阳乡政府驻地,还有粮所、供销社、邮政所、农行等部门。从地表遗迹和街道走向看,小城可能有东、南两个城门,与在城相通。
(汉垒盘旋:民国十四年《无棣县志》卷首无棣八景之“汉垒盘旋”图,清康熙九年《海丰县志》“无棣八景图”无“八景诗文”。)
信阳古城,经过了多次勘查,但缺乏佐证韩信屯兵筑城方面的实物资料。1987年,地区文物普查组对古城遗址全面考查,从城体格局、构筑方法、城土中夹沙陶片等方面测定,信阳古城约筑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若将筑城时间再精确些,从历史资料和采集的遗物综合分析,筑城时间可确定于战国时期。
“信阳古城的始建年代,据现存的部分城墙考证,其筑造方法是采用‘板筑法’”。“现在,从残存的城墙两侧,仍能清晰地看到一排排直径0.15米左右的柱洞(绳索)遗迹以及层层板筑形成的层厚0.2米左右的夯土层。这种筑造工艺,最早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流行于战国时期。从残存的城墙夯土层观察,其间所包含的遗物,陶器残片均为早于西汉初年之前的典型器物残片。”⑻另外,古城遗址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和齐国“齐法化”刀币。
(1973年,信阳乡车里村村民在村附近挖渠出土了17枚齐国刀币。币长173毫米,正面有“齐法化”三个字,刀柄部有两条竖线,背面上部有三条横线。)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七个国为扩张自己的势力,一方面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方面相互混战,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无棣邑介于燕、齐两个强敌接壤的犬牙交错地带,左环渤海、右控平原的良好战略优势和兼具渔盐之利、枣栗之饶、河海之便的独特资源优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齐国于此修建城池,符合齐国利益和当时形势,在军事和经济都非常重要,这样,既能成为齐国屯兵进攻燕国的前沿阵地和哨所,又是退守的屏障和鏖战的据点,更重要的可保障齐国盐业经济和“霸诸候,一匡天下”所需的庞大财政。
信阳古城,城郭俱全,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方城邑中,是规模较大的,也足以证明其在当时军事战略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西汉时的县邑更没有必要建如此规模的坚固城池。信阳古城东南周边,还发现了不少战国时期的具有齐文化特征的古遗址。在今阳信西北村战国墓中,清理发掘出了高规格的随葬物品;在今沾化西堼遗址出土了一件战国青铜戈,等等。春秋战国信阳古城处于齐国的前沿阵地,汉初置阳信县后,成为县治,也由屯兵备防的军事用途,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才有了古城内大量、丰富的西汉文化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