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红泉
无棣县佘家巷乡观音堂村的竹马,属于民间舞蹈的一种,最初始于300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流传于清朝,兴盛于民国和解放初期。故事体现的是唐玄宗时期,老鞑子安禄山起兵造反,训练大将和士兵的情形。竹马舞由最初的神马独舞,逐渐发展成群舞形式。
竹马用竹皮或竹篾扎成,外面以绫纱或彩纸裱糊,再经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截,固定在舞蹈者的前胸、后腰,马身系若干小铜铃。传统的竹马表演有元帅、大将、夫人、丫环等角色之分,表演少则11人,多则40余人。竹马队一般由15名青年扮演,15匹马有一批骑黑马的指挥,其他分成对应的两组,演练对打。表演时骑手将马的前后身拴在腰间,左手拉动马头,右手高举马鞭,配以高击乐助威,煞是威风。伴奏乐器有鼓、锣、铙、钹、小镲、手锣、横笛等。竹马颜色各异,分黑、青、黄、花、大红、粉红等六色,分别代表安禄山、安禄山的大将、副将、夫人、丫环等。前面一个引导的叫马头,用戏剧表演中的佛尘或令旗指挥,后面一个是马尾。其余表演者手持马鞭或兵器,象骑着马奔跑一般,伴之连连作响的铃当声声,犹如万马奔腾。夜间,竹马旁边人员手持灯烛,表演起来尤为好看。表演者听从鼓点和两个令旗的指挥,按“8”字、“五星”、“四角称”、“小交叉”、“单串花”、“双串花”等各种阵法而跑动。
演出队伍到场地后,另有4人举红旗,4人持灯,站于场地四周维持秩序。扮演安禄山说道:“昂昂杀气威,武艺占高魁,大枪无人比,上阵把马催。安禄山那……”“可恨皇上无道,光听谗言,不纳衷语,欺我太甚,众将官?”众人答曰:“有”安禄山命令“走….也……”在简短地道白后,队伍在鼓点和指挥的率领下,快速有序地按一定形状跑动,鼓点是传统的“噔嘣呛”和“老花灯”两种。期间有骑红马扮演女子的拉着长音唱道:“只为奸臣起浪波,兵强马壮动干戈,这一回薛蛟踢碎旧山河。”唱腔是“马曲子”调,有横笛独奏。跑一场有三个小段,共有30分钟左右,虽是数九寒天,一场下来演员们身体都会微微出汗。演出气势磅礴,热闹非凡,增添节日喜庆欢乐气氛。队伍所到之处,人们会燃放鞭炮,送上烟酒、糖果等表示欢迎和感谢。
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即现在的教练张宝贤从18岁就开始参与这项活动,现年已76岁,以前的教练张延坤是张宝贤的父亲。张宝贤自1986年起在村党支部任副书记、书记,后听从组织安排到佘家巷乡盐场工作。在村任职期间积极组织这项活动,付出了很多心血。据他介绍,当时村民们参与这项活动都是以娱乐为主,不计报酬。现在仍很热心组织,所有竹马、道具、乐器都有他常年保管,并定期晾晒。他平时在长子家吃饭,自己种的三分菜地是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电影、电视等文艺节目的普及,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竹马这一传统民间艺术遭遇了严重挑战。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该村在2007年以前的15年没有组织排练、演出,当年的青年人已成了中年,技艺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每排练、演出一次需要40人,仅劳务费、车旅费、生活费等一天就需要2000余元,因乡村两级财政困难,这项民间艺术一度传承困难。
2007年春节期间,乡政府给予了一定补助,乡村共投入启动资金17000元,购置了锣鼓、服装、器械、灯笼等表演用品,制作了15匹竹马。有40余人参与了这一节目的排练演出,使这一民间艺术再次与大家见面,并且到有关村队、企业、机关、县直有关单位汇报演出。佘家巷乡政府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无棣大众》和无棣电视台均进行了专题报道。乡政府扶持鼓励该村每年在重大节日期间排练,到上级单位演出和参加比赛汇演,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这项艺术已被列入无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在逐级申报。
(图为观音堂村的跑马队在机关单位演出) 无棣县佘家巷乡政府 1531821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