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到2008年,山东无棣枣产量从6250万公斤增长到24500万公斤,30年增长30倍。从金丝小枣“一花独放”到大枣业“百花盛开”,无棣枣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深秋时节,走进76万亩枣园覆盖的山东省无棣县,金丝小枣嫁接的冬枣树随处可见,冬枣与金丝小枣密植园平分秋色。金丝小枣在无棣有千年栽培历史。无棣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无棣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市场走向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制定了调整枣产业结构,确立了“枣业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目前,无棣全县的冬枣密植园已发展到35万亩,年总产量12500万公斤;小枣密植园41万亩,年总产量12000万公斤,实现枣业产值7.8亿元,农民人均枣收入2052元。枣界业内人士有口皆碑:无棣县实现了从金丝小枣“一花独放”到大枣业的“百花盛开”。
理清思路实施由金丝小枣向“大枣业”战略转移
无棣县栽培枣树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金丝小枣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小枣业发展获得了新的生机:1983年无棣县成立了枣树研究所;1990年把枣树定为“县树”,并将每年的9月15日~23日定为“中国无棣金丝小枣节”;1991年,被誉为“中华金丝小枣第一县”。从历史到现在,无论是面积、产量还是质量,无棣金丝小枣均堪称全国之首。无棣金丝小枣虽久负盛名,但由于品种改良慢,果品价格低,销售及深加工环节滞后,效益仍较差。
2000年是无棣枣业发展的转折年,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市场走向和县农业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枣业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大枣业”发展战略。引导枣农在原有金丝小枣基础上,大力发展冬枣产业,通过高接换头等方式,推广冬枣密植园化种植,冬枣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当年,全县冬枣密植园面积达15万亩,总产量788吨,外销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无棣县枣业生产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水湾镇北齐村是无棣县金丝小枣生产大村,2000年,在全县开展“枣业二次创业”战略指引下,村里将部分金丝小枣树嫁接成冬枣树,第二年,冬枣总产量6万公斤,实现产值180万元,平均每户纯收入2.5万元,人均单项增收6250元。无棣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这个中心,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枣业”发展战略,壮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益,枣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2001年无棣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枣乡”。
健全机制为“大枣业” 保驾护航
实施“大枣业”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农民利益的富民工程。为此,县政府一直将实施“大枣业”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无棣县成立了大枣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的发展保障机制。为了加强对全县大枣业的统一领导,无棣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为常务副组长,林业、财政、工商、质检、农业、气象、扶贫、开发、宣传、水利、环保、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县政府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乡镇,增强了大枣业实施的科学性和计划性。落实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实行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地块的目标责任制。将枣业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第一主导产业纳入了乡镇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对进入前三名的乡镇和先进单位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奖励;对作出优异成绩的县直有关部门授予大枣业生产先进单位,并给予2万元的奖励。同时,把枣业发展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贡献突出的工作上重用,经济上重奖;对发展不力,造成严重损失的工作上追究责任,经济上重罚,营造了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发展大枣业的氛围。
标准化管理再造生态枣业发展优势
随着枣业生产的发展,技术老化、管理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枣农为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过量使用化肥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冬枣和金丝小枣品质下降。面对现实,县委、县政府把打造中国生态枣业生产加工基地提上了日程,引导枣农在生产安全、健康、绿色的优质产品上下功夫。开展枣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推进标准化生产进程。近年来,无棣连续组织实施了“十万人枣业科技培训工程”,通过采取县培训技术骨干,乡镇培训到户的形式,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了枣标准化技术培训工程,基本实现了每村有一名技术骨干。实施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工程。无棣本着先示范后推广的原则,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组织实施生产环节的全过程,生产出高质量、无公害产品,达到市场准入要求。各乡镇分别建有4处标准化示范园,每处面积不低于500亩,目前全县已建成枣标准示范园32200亩。通过示范带动,全县76万亩枣园全部实现了无公害生产,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枣业生产基地”,枣果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组织进行“拉网式”和“集中型”相结合的枣技术下乡活动。为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将枣业管理技术送到枣农手中,县林业局采取了“赶科技大集”、设立枣技术宣传站的形式,集中向枣农传播枣树实用管理技术,同时出动流动宣传车,进行拉网式的科技宣传,将技术直接送到枣农手中。 建立以乡镇病虫害测报点和县测报为中心网络,广大枣农和专业应急分队相结合的枣业病虫预警机制,保证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和控制枣树病虫害疫情。今年春夏季节,在防治枣树盲蝽象的过程中,预警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延伸产业链 推进枣业可持续发展
举办“中国枣乡”——无棣枣节,提高无棣枣乡的知名度。近年来,连续举办了9届大型枣节,进一步开拓了国内外市场。积极参加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推介活动。为拓展冬枣销售市场,组织参加了“广交会”、“青交会”、“烟台果蔬会”和“山东省林产品交易会”等大型涉外经贸活动。充分发挥“三资”企业的优势,把出口创汇业务拓展到青岛、威海、烟台、天津等口岸。近几年来累计出口金丝小枣达15000吨,金丝小枣系列加工品达23000吨,冬枣5000吨,远销日、韩、法、美、新加坡、港澳及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积极建设和培育了县内枣业市场。近几年全县投资1500多万元,依托205国道建起了无棣金三角小枣、冬枣批发市场,沿新海路建起了小泊头镇、大山镇等金丝小枣、冬枣批发专业市场和枣主产区水湾镇、佘家巷乡金丝小枣、冬枣市场,从而进一步活跃和带动了六镇五乡的枣农进入市场参与流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无棣,枣业产销两旺,逐步形成了生产、供销、加工、贮藏一条龙。
值得一提的是无棣本土产生的鲁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枣业龙头企业——舜园(山东)枣业有限公司,其冬枣、金丝小枣年销量在3000吨以上,其舜园牌冬枣、金丝小枣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金丝小枣汁、冬枣汁、枣醋饮等系列枣产品已打入市场。同时,万德、浩立等传统枣制品加工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万德公司的“枣木杠”品牌被评为“山东省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枣产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县枣产品加工规模由原来的不足1%增加到10%,年加工能力达到7000吨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