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信息聚合 | 繁體 | 注册 | 登录 | 会员中心 | 退出 | 【免费发布信息】 | 服务电话:0543-5070686
首页无棣魅力无棣无棣古贝壳堤见证千年沧海桑田
       无棣县位于渤海西南岸,境内分布着两列古贝壳堤,两堤都与天津、河北的贝壳堤相连,组成规模宏大的,世界罕见、国内独有的贝壳滩脊海岸,国际上称之为Chenier海岸。
  贝壳滩脊海岸的形成需具备三个条件,即粉砂淤泥岸、相对海水侵蚀背景和丰富的贝壳物源。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黄河携带大量细粒黄土物质,长时期、周而复始地在渤海湾西岸、南岸迁徙,在此塑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淤泥质海岸。当黄河改道,河口迁徙到别处,随着入海泥沙量的减少,海岸不再淤积增长,海水变的清澈,种类繁多的海洋软体动物资源得以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贝壳物源。最重要的是由于海浪潮汐运动,以侵蚀为主,将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随着贝壳的逐年加积,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贝壳滩脊海岸。一旦黄河改道回迁,贝壳堤即因海水较淡而浑浊的淤泥岸不利于贝壳生长而终止。在贝壳堤外,泥沙淤积成陆,海岸线又向前伸,贝壳堤则远离海岸,或遗弃于陆上,或没于地下。因此,由于黄河的来回迁徙,海岸线走走停停,淤泥与贝壳堤交互更替,在渤海湾西岸、南岸形成了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也就成为渤海湾海岸线向渤海延伸的脚印。

  无棣县第一列贝壳堤位于张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头—杨庄子一线,呈西北、东南走向,长近40Km,埋深0.5—1米,贝壳层厚3—5米,据C14测定分别距今5178±84年、5370±88年、5500±80年、5610±85年,是距今5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黄河变迁的产物,表明了五千年前海岸线已到达张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头—杨庄子一线,贝壳堤南、北段形成年代相差500年左右,可见当时黄河变迁是由南向北迁徙。第一列贝壳堤现高程2—3米,距今海岸线约20—40多公里,在杨庄子至沾化县山后村的连线向陆一侧的王家坟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铲,证明该地在4000—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活。
  4000年前,大禹治水,疏导九河,于碣石入海。《禹贡》载:“夹右碣石入于河”、“至于碣石,入于海。”说明碣石在陆地上,位于河水入海处。无棣碣石居于九河之域,古九河之一的马颊河北岸,当时的海岸线(无棣第一列古贝壳堤)内几公里处,正好符合《禹贡》中的记载,为《禹贡》碣石无疑。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以前,黄河未筑堤防,平原地区的河道无约束,漫流改徙无定,黄河干流主要在河北黄骅以北入海。大禹疏导“九河”于碣石漫流入海,无棣海岸呈弱进积状态,使第一列贝壳堤逐渐远离海岸。到距今3000多年前,秤坨台、广武城、凤台(烽台)等处又开始堆积贝壳。据C14测定,今广武城(车辋城)、秤坨台、凤台、沙头、岔尖等贝壳堤岛的贝壳形成于距今3260±85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齐桓公塞九河,辟草莱,当时的无棣水入海口(现埕口镇孟家庄附近)成为进积重点。至秦汉时期,海岸线推进到今秤砣台、广武城、秦台一线向海一侧,于是,这一带出现了第一批较大规模的建筑①。
  秦台:位于西小王乡秦口河畔,面积约2000平方米,高0.5米。传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长生不老之药,先于千童城(今盐山县千童镇)集中训练童男女,后由碣石出海,日久不见归来,秦始皇命人在此筑台望之,故称“秦台”,为旧无棣“八大景之一”。
  广武城:位于县境东北部,西南距埕口村15公里,高坨子河东岸,传为西汉广武君李左车所筑。后唐、后周曾驻兵于此。因受海潮冲刷侵蚀,现仅存一月牙形土岭,面积约200平方米,俗名“车辋城”。1977年实地勘查,古城残基的夯痕仍历历可见,在蓬蒿海沙间散弃着汉陶残片,曾出土铜剑、箭簇等文物。
  秤砣台:位于广武城东南2000米处,台基高出地面2米,面积1万余平方米。1990年地区文物考查组实地勘查时,发现汉代青铜箭头3支、残陶豆1个、汉陶片若干及许多冶炼过的铁块,台北侧还有一古车道,地表下1米处有古灶膛遗迹,每排20个,并有木灰状遗物。据出土文物测定为汉代遗址。
  光武城:位于秦台西北,俗名“光广城”、“光棍城”,或讹混为“广武城”,东汉光武帝刘秀据燕制齐时所建。经历代海潮冲击侵蚀,已分割成若干高台,主台面积约700平方米,高3米许,低处互不连属,排列亦无规律。曾出土汉代砖瓦陶器残片及马蹄钱、铁神像等文物②。
  在这些遗址中,仅见战国和西汉遗存,不见西汉晚期和东汉的遗存,这与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记叙的“天津郊区、黄骅北部和宁河南部,仅见战国和西汉遗存,不见西汉晚期和东汉的遗存,再迟的就是唐宋时期的遗物”一样,中间也有一个割裂现象。
  大量考古资料证实,这种割裂现象是由西汉晚期渤海湾沿岸海侵事件造成的。关于西汉时期发生的海溢,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汉书&S226;沟洫志》载“大司空掾王横言:…往昔,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郦道元《水经注》云:“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于洪波也”。这两段文字可能是将西汉晚期发生的一次特大风暴潮灾害和海侵记录在了一起。据沿海居民长期生活经验,一般规律,渤海湾连刮数天东南风,恰逢潮日,而又骤转东北大风,渤海西南岸则必有较大的风暴潮出现③。据《无棣县志》记载:1939年,曾发生一次危害最严重的特大风暴潮,海潮来之前,东南风持续半月之久,8月31日,骤转东北大风,风力6级以上,并伴随大雨,海潮随即侵入内陆35公里,浸溢四天,方渐回落。《汉书》中的记载与1939年发生的潮灾极为相似,但潮势之强,浸入内陆百里,应该是与当时海面上升背景有直接关系的。《水经注》又云:“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今城面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这说明渤海北岸在西汉晚期也为海水入侵。渤海湾沿岸在西汉晚期的海侵事件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其实,从有关资料看,海侵不仅发生在渤海湾沿岸,中国沿海其他许多地区也有迹象表明当时存在高海面④。高海面,大致从西汉晚期开始,东汉早期以后达到高峰,高出现代海面1—1.5米,沿海3.5米高程以下的低洼地受到浸淹⑤。
  事实上,西汉晚期海侵,海面上升1—1.5米,不可能使“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更不可能将无棣境内海拔63.4米的碣石“苞沦于洪波”,只是淹没了一些陆地,造成海岸线向陆地退缩数十公里。第一列古贝壳堤外的秤砣台、广武城、凤台等贝壳岛,被冲刷、分割成零散、孤立的海中小岛,“苞沦于洪波”之中。东汉以后,加之黄河改道从滨县南入海,县境沿海转为南积北蚀,海水进一步冲刷侵蚀第一列古贝壳堤及堤外的贝壳砂岛,使得第一列贝壳堤外的秤砣台、广武城、凤台并没有像第一列及第二列贝壳堤那样,形成连片成列的带状贝壳堤,只是成为了一个个孤立的贝壳堤岛。大潮时,海水可涌至无棣碣石山下。
  东汉末,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曹操率兵自并州东略边境,征讨青州海贼管承,登上时属冀州渤海郡的无棣碣石山,看到辽阔的海面上,点缀着若干突兀耸立的贝壳岛,才有了《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诗句。
  无棣自西周初年,已“兴渔盐之利”,并有“课渔盐利中国,富厚甲天下”之说。魏晋时期,无棣碣石山因山下的月明沽盛产盐,曾改名为盐山。《寰宇记》云:“月明沽,西接马谷山(唐宋时,无棣碣石山又名马谷山),东滨海,煮盐之所也,今名月河口”。《山东通志》载:“月明沽,在海丰县(今无棣县)东北”。月明沽即今马颊河下游一段,第一列贝壳堤外。
  第二列贝壳堤位于今沿海大口河—旺子堡—赵砂子一线。据1992年航测资料,这列贝壳堤由40余个贝壳岛(高于0M)组成,长近22Km,岛宽100—500米,贝壳层厚3—5米,属裸露开敞型,形成于全新世晚期。据C14测定,西段大口河贝壳堤岛下层距今1850±75年,东段老沙头贝壳堤岛距今1690±80年。
  南北朝后期,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逐渐减退。隋初建县时,无棣东部海岸,已推进到赵沙子一带,赵沙子附近也开始堆积贝壳,逐渐形成了第二列贝壳堤。至唐宋时,已基本上恢复到西汉海浸以前的情况。
  据史料记载,唐宋以前,黄河多称“大河”、“河水”或“河”,河水变黄后才始称黄河。五代时,黄河决口频率加快,平均不足三年就发生一次⑥。南宋建炎二年(1148)后,黄河改道入淮,其溢水仍不断续循马颊河入海,无棣仍处于弱进积期。无棣海岸线越过第二列贝壳堤,一度达到今大口河、汪子岛、赵沙子以东渤海的海面上。明代大口河成为常住居民点,及海上捕鱼、航运、商业中心,明地方政府曾在大口河专设巡检司管辖进出口船只、缉私护税,维护航海安全。到清代,因泥沙供给不足,无棣海岸线退蚀,南部海岸退蚀最为严重,光武城被海潮分割成若干残留块体,北部的清巡检司内迁至大山(后改埕口)⑦。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结束了700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县境南部受黄河泛溢水冲淤影响,重新呈现进积状态,秦口河东连年出现大片淤地。
  近百年来,渤海西及南岸沿海平原与海岸线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泻湖与湿地大面积消失,海岸线逐渐平直、平均大潮高潮线向陆地方向后退、潮间带逐渐变缓、变宽,不同岸段的岸线变化特征不尽相同,但普遍经历了岸线(平均大潮高潮线)蚀退。风暴潮期间,除大口河、高坨子、棘家堡子、汪子岛、老沙头5个面积较大的外,其它不稳定的小砂岛,皆可被淹没。经1927、1929年两次大潮,无棣海岸线全面退蚀,沿海渔村、渔堡居民生产、生活日益恶化。1939年大潮后,套尔河堡内迁并入岔尖堡,南北石桥二村废弃。1957年大潮后,大口河堡受到威胁,于1959年内迁至牛角屋子(改名水沟堡),1974年再迁沙沟子。1964、1969年两次潮淹,沙土堡变成了一个“七里沾脚,八里难熬,捧心台上歇歇,又怕月河来潮”的地方,于1974年内迁至北长滩。高坨子、棘家堡子、汪子岛常住居民亦全部搬走,变成了季节性渔堡加工场所⑧。
  现在,无棣海岸高潮平均线已稳定在第二列贝壳堤外,低潮线退至该贝壳堤以东平均1500米以外的地方。这列贝壳堤极为坚固,是抵御海水侵蚀的天然屏障。此外,在大口河贝壳堤岛北发育复生了一面积0.08KM2的新堤,在棘家堡子与汪子岛贝壳堤岛北侧,复生了一条宽100米,长5KM,厚1—2M的新堤。第二列贝壳堤外,随着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贝壳10万吨以上,有形成第三条贝壳堤岛的趋势。   
 无棣贝壳堤见证了黄河变迁与海岸线变化的过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三大古贝壳堤之一,贝壳堤不仅纯度最高,无论是深埋地下的,还是裸露于地表的,贝壳质含量几乎达到100%,而且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世界上惟一的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美国圣路易斯安娜洲和南美苏里南的两条贝壳堤,现已远离海岸,贝壳含量也仅为30%左右。天津、河北的贝壳堤,其面积与含量远不及无棣的贝壳堤,也仅是保存了几个剖面。
  无棣县境内两列贝壳堤岛之间的湿地和向海的潮间湿地与潮下湿地又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既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衍地,也是研究黄河变迁、海岸线变化、贝壳堤岛形成等环境演变以及湿地类型的重要基地,在我国海洋地质、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类型研究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17日,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中,又获得全体评委一致通过,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无棣“贝壳砂滩海水浴场”项目,被列入《山东滨海度假旅游规划》重点项目。市、县两级政府也已将“贝壳砂滩海水浴场”列入2005年重点工作之中,计划邀请世界旅游组织与国内知名旅游规划专家联合,高起点编制旅游规划,高标准建设“贝壳砂滩海水浴场”及配套设施。届时,一座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海滨度假区将矗立在千年古贝壳堤上。

  ——此文刊于2005年3月4日《渤海晨刊》二版,并附三幅图片,题目为《无棣古贝壳堤——渤海海岸线进退的脚印》。

  【注释】 
 ①袁廷海:《无棣海岸话沧桑》 
 ②《无棣县志》
  ③《无棣盐业志》,山东地图出版社,2003年1月。
  ④王文等:《从史料记载看中国历史时期海面波动》
  ⑤韩嘉谷《再谈渤海湾西岸的汉代海侵》,《考古》,1997年第2期。
  ⑥《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⑦同①
  ⑧同①
  参考资料:  
  1、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2、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孝聪:《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讲课教材
  3、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65年第2期。
  4、山东省水产设计院:《无棣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2年6月。
  5、《无棣人文》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浏览次数:0

我来说两句 当前共有0人发表了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