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遭遇资金瓶颈 金融体改迫在眉睫
2010-04-14 17:17:31 作者:见内容 来源: 浏览次数: 评论 0 条
中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姜文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7分报道,随着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记者最近的调查发现,很多地方和企业都在为
中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姜文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7分报道,随着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记者最近的调查发现,很多地方和企业都在为资金短缺而苦恼不已。资金瓶颈已经成为制约该区域下一步大规模开发的突出问题。
站在牛圈前,阳信鑫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波的表情有些无奈。由于资金有限,他的养殖场二期工程迟迟不能上马。
杨立波:借助黄河三角洲这块发展,咱企业扩大的话,应该说是机遇大了,困难也就大了。企业资金方面需要更大的财力跟物力的投入。
几年前,杨立波和几个合伙人组建了畜牧养殖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他们生产的无公害肉牛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面对着不断走好的市场形势,杨立波想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大,但由于资金缺口太大,杨立波扩建厂房的想法一直无法实现:
断断续续,资金富裕一块咱就干一块,也就这样。
据测算,这家养殖场二期工程的启动资金至少需要500万,而仅凭杨立波个人在短期内根本无力筹措。他也曾经尝试着到当地的金融机构协调贷款,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人乐意贷给他:
很难贷,就咱中小型企业贷款这一块的话很难操作。市场需求没问题,整个的模式也没问题,这个(资金)缺口太大,就是这一块儿,慢慢来吧。
在阳信县,像杨立波这样受资金困扰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的大有人在。县畜牧局副局长冀荣博告诉记者,阳信的肉牛产品占据了北京市场30%、天津市场50%以上的份额,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就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时时困扰着企业和政府。
没钱买牛了,买了一部分牛了,剩下那一片地他建不起来了。企业是私企,拿不出钱来,他买不进牛来,他不赔钱吗?让县里再拿出钱来搞这个补贴,这个根本就办不了。
无独有偶,同处黄三角区域的无棣县在发展船舶制造业的过程中,也同样遭遇了资金瓶颈。2008年,坐落在滨州港西港经济园区内的无棣津滨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与荷兰某公司签订了4艘3500吨级多用途散装货船的建造合同。按照惯例,津滨公司需要提供1.6亿欧元的涉外担保,但是,这项业务本地的金融机构根本无法提供。
滨州港西港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邱延博:知道是个好事但是都不敢做。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的市委副书记,亲力运作。就在武汉的一家公司给做的涉外保函,但是代价很大。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无棣县的船舶工业和全国其它船舶制造企业一样,遭遇了订单难、融资难等问题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在当地良好融资平台的运转下,南方省份的很多船舶制造企业很快走出了资金困境,而无棣县造船企业的融资环境却至今没有大的改善。
邱延博:国家出台一个调整振兴计划,我们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一个船舶实施意见,但金融部门两张皮,你吹你的号,我敲我的锣。金融部门他也没有既得利益,你如果说贷上以后成呆账死账也不行。南方的一个船舶企业能融3000万,到我们这里连300万都挺难。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的宏伟蓝图将付诸实践,资金短缺在这一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从某种角度讲,融资的成败已经成为制约黄三角开发建设的速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
人民银行经济研究局副巡视员王宇:仅仅依靠现有的,就是咱们山东现有的这个金融资源,和我们这个传统的贷款方式,是不够的。
王宇建议,土地资源丰富黄三角地区,可以在科学的规划内做足土地的文章,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探索土地抵押融资制度,尝试使用抵押贷款的手段,把这个土地资源转化为资本积累。
在破解黄三角资金瓶颈的问题上,很多专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共同的办法,参照天津滨海新区设立800亿元渤海产业基金的办法,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
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主任陈光:国家规划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开发担保公司。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一鸣:这个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应该作为引导资金,要占股份。然后再吸纳企业、金融机构包括私人都可以,引入这种私募的股权投资基金。
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能否彻底破解区域内资金短缺的问题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与那些大项目大企业的资金困境相比,黄三角众多中小企业的对资金的诉求更是望穿秋水。在新一轮大规模的投资开发、产业发展之前,黄三角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确已经迫在眉睫。
站在牛圈前,阳信鑫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波的表情有些无奈。由于资金有限,他的养殖场二期工程迟迟不能上马。
杨立波:借助黄河三角洲这块发展,咱企业扩大的话,应该说是机遇大了,困难也就大了。企业资金方面需要更大的财力跟物力的投入。
几年前,杨立波和几个合伙人组建了畜牧养殖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他们生产的无公害肉牛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面对着不断走好的市场形势,杨立波想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大,但由于资金缺口太大,杨立波扩建厂房的想法一直无法实现:
断断续续,资金富裕一块咱就干一块,也就这样。
据测算,这家养殖场二期工程的启动资金至少需要500万,而仅凭杨立波个人在短期内根本无力筹措。他也曾经尝试着到当地的金融机构协调贷款,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人乐意贷给他:
很难贷,就咱中小型企业贷款这一块的话很难操作。市场需求没问题,整个的模式也没问题,这个(资金)缺口太大,就是这一块儿,慢慢来吧。
在阳信县,像杨立波这样受资金困扰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的大有人在。县畜牧局副局长冀荣博告诉记者,阳信的肉牛产品占据了北京市场30%、天津市场50%以上的份额,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就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时时困扰着企业和政府。
没钱买牛了,买了一部分牛了,剩下那一片地他建不起来了。企业是私企,拿不出钱来,他买不进牛来,他不赔钱吗?让县里再拿出钱来搞这个补贴,这个根本就办不了。
无独有偶,同处黄三角区域的无棣县在发展船舶制造业的过程中,也同样遭遇了资金瓶颈。2008年,坐落在滨州港西港经济园区内的无棣津滨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与荷兰某公司签订了4艘3500吨级多用途散装货船的建造合同。按照惯例,津滨公司需要提供1.6亿欧元的涉外担保,但是,这项业务本地的金融机构根本无法提供。
滨州港西港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邱延博:知道是个好事但是都不敢做。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的市委副书记,亲力运作。就在武汉的一家公司给做的涉外保函,但是代价很大。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无棣县的船舶工业和全国其它船舶制造企业一样,遭遇了订单难、融资难等问题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在当地良好融资平台的运转下,南方省份的很多船舶制造企业很快走出了资金困境,而无棣县造船企业的融资环境却至今没有大的改善。
邱延博:国家出台一个调整振兴计划,我们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一个船舶实施意见,但金融部门两张皮,你吹你的号,我敲我的锣。金融部门他也没有既得利益,你如果说贷上以后成呆账死账也不行。南方的一个船舶企业能融3000万,到我们这里连300万都挺难。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的宏伟蓝图将付诸实践,资金短缺在这一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从某种角度讲,融资的成败已经成为制约黄三角开发建设的速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
人民银行经济研究局副巡视员王宇:仅仅依靠现有的,就是咱们山东现有的这个金融资源,和我们这个传统的贷款方式,是不够的。
王宇建议,土地资源丰富黄三角地区,可以在科学的规划内做足土地的文章,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探索土地抵押融资制度,尝试使用抵押贷款的手段,把这个土地资源转化为资本积累。
在破解黄三角资金瓶颈的问题上,很多专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共同的办法,参照天津滨海新区设立800亿元渤海产业基金的办法,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
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主任陈光:国家规划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开发担保公司。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一鸣:这个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应该作为引导资金,要占股份。然后再吸纳企业、金融机构包括私人都可以,引入这种私募的股权投资基金。
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能否彻底破解区域内资金短缺的问题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与那些大项目大企业的资金困境相比,黄三角众多中小企业的对资金的诉求更是望穿秋水。在新一轮大规模的投资开发、产业发展之前,黄三角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确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