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式爆米花机吸引美国人
2013-03-27 09:09:47 作者:见内容 来源: 浏览次数: 评论 0 条
节目中一个箱子被打开,一位主持人惊叹地说:“真不敢相信,我听说过这东西,但从没想过他竟真的存在。”而箱子中装的正是来自中国的大炮手摇爆米花机。主持人说,他们仔细研究了这款来自中国的机器之后得出结论“安全第一,美味第二”,于是他们架起防弹玻璃,穿上防爆衣,还翻译了中文版的使用说明书。在加热将近十分钟后,一位主持人穿着防爆服小心翼翼地“引爆了”这颗“炮弹”。 而“炮弹”的威力也让人震惊,一颗颗爆米花像子弹一样发射出来,喷射到演播室顶棚后散落一地。经过实验,这个大家伙虽然不是制作爆米花最快的机器,但着实让主持人和美国观众“见识”了一把。
该节目视频随即在网上引起围观,遭到大批网友吐槽,也勾起不少80后的回忆。目前,利用各种新式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方便快捷,在家用微波炉制作爆米花也只需要几分钟,但这种老式爆米花机还是大受欢迎,每年腊月在农村和城市的背街小巷时常还能见到用“炮弹”制作爆米花的师傅。不少网友都觉得老式爆米花机爆出来的爆米花才是最香的,别的任何工具都做不出这种“儿时的味道”。
网友爱睡的小姑娘:中国人的爆米花装备,已经成为米国朋友眼里的神器...做个爆米花还要穿防爆服啊~~看把老美们吓死了,吓high了!
网友蕙瑶:传统的爆米花机,现在都好少看到了!出来的爆米花超tasty!
网友美人TangTang:这不就是小时候街上的爆米花机吗?洋人刚发现啊 全球看中国啊!
网友海边的兔子宝宝:我能说我特别喜欢这种制作工艺的爆米花么~~~特别特别喜欢,这比电影院的那个爆米花机爆出来的好吃太多了。。。。我无限的童年美好回忆!
网友辉常有李:开罐子时,他们忘了最最关键的一道程序——罩上一个麻袋!结果爆米花满天飞。说明书靠不住啊!
相关知识:
食用爆米花的禁忌与副作用
街头转炉式爆锅比较落后,锅中含有铅,在高压加热时, 爆米花爆锅内的铅有一定量会熔化,一部分铅就会变成蒸汽和铅烟,污染了原料。特别是在最后“爆”的一瞬间,铅更容易吸附疏松的米花上。而铅被人体吸收后,会危害神经、造血和消化等系统。极易发生慢性铅中毒,并能导致儿童食欲下降、腹泻、烦躁、牙龈发紫、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缓慢。此外,一些爆米花还加了不少糖精,对身体也没有益处。因此,家长不要让儿童常食这类爆米花。
现在的爆米花在加工时,为了让爆米花的味道更诱人,加入了不少的人造奶油,个别口味的爆米花还会加入一些香精;为了让爆米花更漂亮,还要往里面加些色素,给他穿上了美丽的外衣。
然而,这人造奶油给我们带来了多余的能量和反式脂肪酸,额外的能量会让肥胖离我们更近,反式脂肪酸则会降低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而人工色素摄入太多可能会引发发儿童多动症。
当然,只要注意度的把握,添加剂还是可以为我们带来不少美味和乐趣的。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爆米花机也有了极大的改进。现在不锈钢制的爆米花机渐渐取代了过去使用转炉式的机器;前几年流行的铝质爆米花机,随着人们对铝质食具危害的认识,也已慢慢被不锈钢爆米花机取代,在生产环节的污染已经渐渐消失。
不少高档的爆米花,使用椰子油棕榈油等非反式脂肪加工制作爆米花,再加上玉米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使爆米花美味与营养兼得,所以它也可以很健康的!
爆米花的历史来源
爆米花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膨化食品,起源可上溯到宋朝。当时的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并解释说:“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娄,北人号糯米花。”为什么把爆米花叫做“孛娄”呢?爆米花想是摹拟爆谷时的响声,因为当地的方言把打雷的声音叫做“孛辘”。清代学者赵翼在他著的《檐曝杂记》记收有一首《爆孛娄诗》:“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插鬓斜。”诗人笔下的爆米花不仅写得很美,而且洋溢着生活的情趣。 爆米花也是发明于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爆米花松脆易消化,可作为日常的可口零食。爆米花的发明更折射出中国饮食的丰富多彩,它有更深的含义,就是开创了一种食物的加工方式——膨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