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0-02-06 20:48:21 作者:见内容 来源: 浏览次数: 评论 0 条
(鲁政发〔2008〕4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
(三)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根据区域内重化工业比重偏高的实际,要强化政策引导,严格环境执法和产业准入,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巩固提高“一控双达标”成果,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污染的趋势。
加强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要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水污染达标排放,强化对主要河流、湖泊和海洋排污管制,坚决取缔饮用水源地的直接排污口,加大对重污染行业的治污力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处理污水的数量与质量给予支持,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淘汰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技术和设备,着力解决塑料、电力、化工、建材、铸造等行业的结构性污染,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防治力度。加快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危险废物、废弃放射源安全收置处置率分别达到95%以上和100%;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实行村收集、镇运转、市(县)集中处理的流程模式,实现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的共建共享。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力争到2010年,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60%以上的水体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达98%,其中设区的市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6%。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超过328天;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实施保护治理自然生态工程。加强对库区、湿地、草地,重要水源地和涵养区,以及近海岛屿、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强化水土流失、矿区地面塌陷、落地油污染、海沙开采、海(咸)水入侵等生态脆弱区和退化区的综合治理,加强海上石油污染监测和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对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黄河入海口,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加强植树造林,改良天然草场,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巩固提高蓄水调水、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实施绿色通道、城乡绿化、农田林网、围村林建设等工程,在土地条件较差的盐碱地区,重点发展以刺槐、白蜡、柽柳等为主的防护林;在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大力发展以枣梨为主的经济林和以杨柳为主的用材林,积极推行林经间作和枣粮间作,形成抵御风沙、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搞好城市绿化和城市水系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建设优良人居生态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到2010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东营、邹平基本建成生态市(县)。
专栏20 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工程
水污染治理 严格水功能区划标准,加强黄河、南水北调工程和小清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海(咸)水入侵治理 严格控制近海漏斗区地下水开采,涵养水源,修复与保护水生态系统。实施莱州水生态修复工程。
大气治理 燃煤电厂全部安装脱硫装置,实现达标排放。
防护林工程 实施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三网”合一绿化工程,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平原绿化。
自然保护区建设 建设和完善一批自然保护区,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物种拯救工程。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建设黄河三角洲地质公园。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 建设和完善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基、空基、天基为一体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工程。
八、和谐新区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目的,加快形成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富足、生态环境友好的和谐新区。
(一)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政企银、油地校结合“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机制,采取理事会、股份制、会员制等形式,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点突破。发展一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中介组织,加快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围绕高技术产业、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盐碱地改良、海洋开发、循环经济、服务业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快示范推广,强化技术支撑。
(二)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实行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积极发展高中段教育,2010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以上。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建立健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到2010年,高等学校在校生约8万人,职业教育规模约10万人。
(三)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塑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完善政策机制,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大力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开放和交流。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地,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服务,鼓励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活动场所对社会开放,到2010年,确保50%以上的行政村拥有中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和娱乐健身场所。巩固提高优势特色体育项目,积极支持特色体育品牌发展。
(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和医疗服务监管网;建立城市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机制,积极开展城市医师支援农村活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基金,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看病难的问题。
(五)增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建立城乡、园区、油地统筹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施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能得到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建立企业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增加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共同富裕。以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到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约60万人,力争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五年培训农民200万人,转移100万人,探索建立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为辅、政府予以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农民参保率达到70%,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保障范围。
(六)加快文明平安地区建设。
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社会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应对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防洪、防潮、防地面沉降、抗震、气象等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的力度,营造安全社会。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法治公正、文明进步的平安新区。
九、政策措施
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关键是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要从土地利用、财税、投融资政策和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改善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创新组织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为加强组织领导,省里成立黄河三角洲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统一部署重大事项,指导地区和部门协调行动,实行重大资源统一管理、重大设施统一规划、重大项目协调布局。探索建立有利于调动各地积极性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考核体系,建立市县政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行业协会、高层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强政府、企业、行业间多层次的交流协作,形成优势互补、有效对接、共建共享的利益协调机制。切实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建设共同市场,实现一体化发展。
(二)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坚持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以无偿带有偿、以政府带社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大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省预算内投资及专项资金、省基建基金都要向该区倾斜,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点支持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环保及其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探索设立支持区域开发建设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原材料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现代物流、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等优先发展。发挥政府信用和协调功能,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设立三角洲开发专门担保公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区内各级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和省级担保机构要优先提供贷款担保。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项目市场化运作步伐,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部分领域,要加快BOT、TOT、资产证券化融资等项目融资方式的运用,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机制。“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50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20%。
(三)创新财税运作机制,实行重点倾斜扶持政策。
在现行财政体制不变、转移支付基数不减、调资补助不减、中央补助配套不减的前提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达不到县级最低财力(支出)保障线的财政困难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对2007年已到期的30个欠发达县上缴省级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部分全额返还政策,允许黄河三角洲地区从2008年起继续执行3年,并将范围扩大到区内所有财政困难县。返还资金由各地建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对该区符合西部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贴息资金扶持范围的地区,在安排贷款贴息时优先给予支持。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大力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对区内新建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减免有关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东营、滨州、莱州经济开发区和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争取批准列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配合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建设出口加工区;积极争取在该区设立保税物流园区,努力做好前期工作,争取该区域列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区,东营列为国家土地管理改革试点、资源型转型试点、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城市,争取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